成都为什么发展这么快?

成都 更新于:2025-04-17 11:58
  • user7804461914590

   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、文化、交通中心,近年来发展迅速,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:
    1. "政策支持":成都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城市,得到了国家在政策、资金、项目等多方面的支持。例如,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建成,极大地提升了成都的国际影响力。
    2. "区位优势":成都地处中国西南,是连接中国西部与东部的重要交通枢纽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,使得成都与重庆两大城市形成协同发展,带动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。
    3. "产业升级":成都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,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、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。特别是以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,成为成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。
    4. "创新驱动":成都拥有丰富的科研资源,包括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。近年来,成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和科技企业。
    5. "开放合作":成都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,成功举办了一系列国际性会议和活动,如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、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等,提升了成都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    6. "民生改善":成都注重民生改善,加大投入改善城市基础设施,提高居民生活水平。近年来,成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,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。
    总之,成都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、区位优势、产业升级、创新驱动、开放合作和民生改善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。

    举报
  • 立山居士

    成都近些年来的快速发展是政策机遇把握、内部动力打造和外部资源抢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    2001成都GDP1495亿元,排在杭州之后,居全国第九位。2016年成都GDP12170亿元,居全国第八位。由此可见,在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中和城市激烈竞争中,成都增速超过了平均水平,稳重有升,增速不算非常快,但考虑成都的区位、交通和发展基础,又是相对比较快的。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三点,一是西部大开发中政策受益极核,而是狠抓新型工业化的内部动力,三是外部资源抢占和动力注入。

    一、西部大开发中的政策受益极核

    ”2000年1月,国务院成立了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。“西部大开发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的一项政策,目的是“把东部沿海地区的剩余经济发展能力,用以提高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、巩固国防。

   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12个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,实际无论是政策倾斜、资金投入、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,西部大开发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同步开发发展,必须通过部分增长极的形成而带动域面的发展,而成都和重庆因为交通、产业基础、辐射能力和政府效能,成为西部大开发中率先发展、率先崛起的极核区域。

    这中间有三个因素,一是成都具备辐射云贵川,以及青海、西藏的基础,这在西部大开发的区域中,是独一无二的,实际上西藏、青海工作的藏汉同胞把成都当成第二省会,和养老置业的后花园。其二是成都大专院校和科研基础,在西部大开发中仅次于西安。其三是政府效能,成都和四川先后进行了一些的建设项目并联审批、政府效能评估、免除“不在状态”官员等一系列创新举措。

    基于三个因素,成都在西部大开发中率先举办了中国西部论坛,后来的西博会(现在是永久论坛),2007成为全国城乡统筹示范区,一系列的西部大开发重点项目在成都和四川实施,成为西部大开发中政策、资源、机会和投资的最多受益区。

    二、新型工业化下注的内生动力

    2004年成都实施工业强市战略,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。大力推进工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工程,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,加快发展电子信息、机械(含汽车)、医药、食品(含烟草)四大主导产业,壮大冶金建材产业,培育石油化工产业。

    提出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%以上,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年均增长15%以上。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2007年达到37%,2010年达到39%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7年达到140%,2010年达到150%。全员劳动生产率2007年达到8万元/人,2010年达到10万元/人。

    基于新型工业化的落实,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和汽车,几乎是从零起步,迅速成为成都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增长带动力量。

   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,2016年,全市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达4800亿元、增长3.5%,其中软件业务收入2300亿元、增长12%。到2020年,全市电子信息产业总规模将力争达到10000亿元,成为首个上万亿的工业产业,建设为国家先进电子制造基地和世界软件名城,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、西部经济中心提供有力支撑。

    其三、外部资源与动能的注入

    在利用内外资方面,2016年成都市实际到位内资4165.97亿元,新批外商投资项目268个,利用外资实际到位86.17亿美元。截至目前,落户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已达278家,其中境外企业201家,境内企业77家。

    成都是中国城市较早开始城市营销,并取得成效的城市。今天成都在中国类似于网红级知名度和好感的城市,与一系列城市营销是分不开的。在2003年成都聘请张艺谋拍城市宣传,拉开成都城市营销序幕。2008年以后,成都市政府跟国际知名公关公司合作,策划包装了系列城市营销活动。

    成都城市营销的一个著名案例,是在《功夫熊猫2》的电影中大量植入成都元素。据公开报道,“熊猫攻略”背后,是成都市政府与制片方,两年时间的大量视频会议、邮件、对接协商等沟通。2012年成都拿下《财富》全球论坛在成都的举办权。每一届活动,都会吸引到数百名全球政坛领袖和全球500强CEO齐聚成都,既提升了成都全球知名度,也利于吸引外商投资。

    在旅游方面,2016年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2亿人次,达2.003亿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2500亿元大关,达2502.25亿元,同比增长22.65%。位居全国第五位,高于GDP排名。

    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,成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。猎聘网最新发布了《2017年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,《报告》显示,在人才净流入率方面,杭州、深圳、成都三个城市位列全国三甲,恰好分别位于中国的东部、南部和西部,这也代表了三大区域的人才主要流入方向。

    结语:综上所述,成都正是抓住了政策机遇,优化内部动力,同时借助外部资源取得了快速发展。

    举报
  • 新事悟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